秦皇島釣友,在格仙島船釣真實記錄
格仙島,位于長山列島的西北部。整個小島呈東南至西北弧形走向。長約3.5公里,海岸線卻蜿蜒近10公里,島上多矮丘而無高峰,最高海拔才
“汪洋萬頃青于靛,小嶼珊瑚列畫屏”。風光旖旎、空蒙奇幻的長山列島,曾令大文豪郭沫若留下了那膾炙人口的贊美詞句,位于長山列島西部的“格仙島”,則便是這清逸秀美的一角。格仙島,形如彎月,孤懸于水天茫茫的黃海深處,它遠離都市的浮躁喧囂之外,給人一種蠻荒與神秘的遐想和欲往探覓的沖動。更讓咱釣魚人魂牽夢繞和牽腸掛肚的則是,那里還算“富饒”的海釣場。
下午1時多,島上的“姐夫”老張將小船發動起來,載著我們四人(李強駕車勞累暫時休息、“魚頭”岸釣)離開門口的沙灘向島南駛去。島上的小船都不太大,長不過
那天是農歷八月初七,島上的潮汐為高潮13時15分,低潮為下午7點03分。因此處系黃海北部,比大連市區南部海域的潮汐時間早兩個多小時,此時潮水剛剛下落約三分之一左右。小船輕快地行駛著,直奔島南的“菜園子”而去。待船順流站穩,船上的哥幾個頓時忙活起來,掛餌的掛餌,理線的理線。當匹配完畢,掛上兄弟們特地從秦皇島帶來的海釣“萬能餌”大個沙蠶和沙蜆子時,船后的島主已然中魚,正忙著向回收線。我扭頭一看,只見上下雙鉤正掙扎著兩尾六線魚,但個頭不大,也就
一覺醒來,殘星未隱,晨曦微露,朦朦朧朧中,整個小島似乎已聞到了黎明的氣息。步出房門,那大海還在退潮,舉目四望,到處是黑的礁,灰的海,白的浪。那充滿了荒蠻的海灘瞬間把人帶進了原始洪荒的蒼茫,恍惚間感覺這周圍的一切似非人間。早飯后,小船直奔島南的二坨釣場而去。下錨泊定,哥幾個又一頓狂拔,島主、秦皇島漁民、愛軍、李強不時傳來中魚的歡笑與調侃。漲潮水重新開始涌動,“起流了”,魚汛也突然間減少了。“姐夫”立即將船重新啟動,轉向島西南側的內彎水流較緩處下鉤。此處魚汛雖稀,但魚的個體稍大,基本在300克以上。突然,身旁的愛軍驚咋喊了一聲,“大魚”!但收線至“半路”竟掙脫。上來一看,只見一尾有200克的六線魚竟僅僅剩了血淋淋一個魚頭!“鲅魚”!大家異口同聲喊道。我立即抄起橫在船頭的“鐵板”路亞竿,略向外拋出約10米的距離搖輪回帶,,還沒緩過神來,那釣竿突然就一個大彎,釣線那頭已然中魚。收線至船邊,哈哈,只見一尾大鲅掙扎著露出了水面。秦皇島漁民兄弟抓住釣線收緊,雙膀一叫力,將那尾大鲅拎進艙里。(回到“家中”一稱,3.5斤還高高地)一個上午,除了這尾大鲅,那能裝滿50斤的大魚筐僅差一點就“封頂”。
下午,再次出海,釣上大鲅的消息已傳遍整個海島。
30日上午,釣船載著哥幾個出海,這也是此次“掃黃打黑”最后一戰。仍然是那幾個釣點,仍然是哥幾個,島主兄弟竟連釣數尾超過1斤的黑鲪,讓愛軍羨慕的竟“氣不打一處來”(哈哈)。下午2點鐘,返回“皮口”的渡船來了。就要離開格仙島了,幾天來“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”。此次格仙一游,讓人難忘·····
此人乃是秦皇島釣魚圈的“大哥”級人物-“島主”楊撫生
相關信息